Basta除草剂(10%草铵膦溶液)
名称
|
货号
|
规格
|
Basta除草剂(10%草铵膦溶液)
|
GF45520S
|
100 ml
|
● 贮存、运输及效期:
4℃贮存,常温运输,有效期两年。
● 产品介绍:
草铵膦,英文名称:glufosinate-ammonium;phosphinothricin;PPT。中文别名:DL-膦丝菌素,草丁膦。商品名:Basta;Buster。CAS号:77182-82-2,分子式:C5H15N2O4P,分子量:198.16。固体为白色结晶,有轻微气味,熔点215℃,蒸气压<0.1 MPa(20℃),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低,对光稳定。
谷氨酰胺合成酶(glutamine synthetase ,GS)在植物的氮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解毒酶,可解除由硝酸盐还原、氨基酸降解及光呼吸中释放出的铵的毒性。草铵膦的靶标酶是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。正常情况下,GS可以由ATP及glutamate形成λ-glutamyl
phosphate。但是在草铵膦处理后,草铵膦先与ATP结合,磷酸化的草铵膦占据GS分子的8个反应中心,使GS的空间构型发生变化,抑制GS活性。植物叶片内的GS有2种形式,GS1存在细胞质中,GS2存在叶绿体中,且在不同植物叶片内,二者活性比例亦有所不同,但草铵膦能抑制GS所有已知的形式。草铵膦抑制GS的结果,可以导致植物体内氮代谢紊乱,铵的过量积累,叶绿体解体,从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,最终导致植物死亡。
草铵膦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长,半衰期为12-70天,一般情况下为40天。资料显示草铵膦在pH
5-9的缓冲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均大于400天,属于难水解类型。草铵膦在弱酸和弱碱条件下均能稳定存在。温度对于草铵膦水解的影响明显,随温度升高,降解加快,半衰期大大缩短。从吸水链霉菌(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)克隆的bar基因(bialaphos resistance gene)被普遍用于转基因作物的报告基因,该基因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(phosphin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,PAT),提供对于除草剂(草铵膦和双丙氨膦)的抗性。在培养基中添加20
mg/L(0.002%)以上的草铵膦,存活的组织可以被初步认为含有bar基因。
10%Basta即为含量(w/v)10%的草铵膦溶液(0.5
M,100
mg/ml)。用于植物抗性筛选,用前使用去离子水稀释,筛选植株喷施一般工作浓度为0.001-0.002%(0.05
mM-0.1 mM)。
用于植物组织培养,请用0.22
μm滤膜过滤除菌后使用。
● 使用方法:
利用Basta筛选转基因植物主要有两种方法。一种是喷洒筛选:在幼苗长出叶片之后直接向待筛选植株喷施Basta,另一种是平板筛选:在MS培养基中加入适当浓度的
Basta。培养皿中央点野生型种子作为对照,其余部分点突变体种子,水平放置培养,挑选发芽较好的幼苗,移栽到土壤中作为候选突变体培养。不同的植物对于Basta的敏感程度不同,同一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于Basta
的敏感程度也不同。临界筛选浓度的判定标准:以野生型几乎不能发芽或者发芽不能存活的basta浓度。
有文献报道,以拟南芥为材料,土壤中幼苗筛选草铵膦终浓度为~120
mg/L;培养基中筛选草铵膦终浓度为20-50
mg/L;喷洒筛选草铵膦浓度为10-20
mg/L。参见下表:
筛选试剂
|
终浓度
|
材料
|
处理方式
|
文献
|
草铵膦
|
57.8 mg/L
|
拟南芥幼苗
|
喷洒筛选
|
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,31(5),499-506
|
草铵膦
|
10 mg/L
|
拟南芥种子
|
平板筛选
|
Fronties
in Plant Science 2022,13,Article 829121
|
草铵膦
|
0.1 mg/L
|
Gladiolus愈伤组织
|
平板筛选
|
In Vito
Cell Biol Plant 1997,33:180-183
|
草铵膦
|
2-4 mg/L
|
Stevia甜叶菊
|
平板筛选
|
Scientific
Reports. 2020,10:16224
|
草铵膦
|
60 mg/L
|
拟南芥幼苗
|
喷洒筛选
|
Cold
Spring Harb Protoc 2006. pdb.prot4670
|
双丙氨膦
|
10 mg/L
|
拟南芥幼苗
|
平板筛选
|
Plant
Biotechnology Published June10,2022
|
双丙氨膦
|
1 mg/L
|
Dllisgrass愈伤组织
|
悬浮培养
|
Grassland
Science 2002,47(6):588-593
|
双丙氨膦
|
0.01 mg/L
|
Gladiolus愈伤组织
|
平板筛选
|
In Vito
Cell Biol Plant 1997,33:180-183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