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色预染超低分子量蛋白质Marker(3.3-31
kD)
Blue Ultra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
Marker (3.3-31 kD) Ver750260-1.0
●产品编号及规格:
RTD6152 10次(100 μl)
● 贮存、运输及效期:
-20℃贮存;湿冰运输;有效期12个月。
● 产品简介:
本产品包含预染的3种多肽和2种低分子量蛋白质组成,分子量大小范围为~3. 3,~6.5,~14.4,~20.1,~31
kD。可以用于直接观察蛋白质电泳状况以及清晰地判断Western Blot的转膜效果。经Tricine-甘油SDS-PAGE凝胶电泳时以及转移到PVDF或NC膜上可看到清晰的5条蓝色的蛋白条带。以每次上样10 μl计算,该产品可以使用20次。
● 使用说明:
第一次收到该产品,常温融化后,彻底混匀,离心快甩将溶液完全收集到管底。本产品为即用型,溶化后既能使用,不能95℃加热处理。
一. 制胶:
先配制分离胶,聚合后再配制夹层胶,最后配制浓缩胶,3种胶的制胶体积比约为4.5:1.5:1.5(注:表一中夹层胶和浓缩胶配制体积是过量的,制胶时不要全部加入)。
1.1 配制分离胶:
1.1.1 按照表一将不同体积的组份加入到小烧杯中混合。
1.1.2 加入10%APS和TEMED,立即混匀以使溶液混匀。
1.1.3 在玻璃板中灌入分离胶溶液,然后轻轻覆盖一层1-3 cm的无水乙醇,使凝胶表面保持平整。
1.1.4 静置10-20分钟,待分离胶和乙醇层之间出现一个清晰的界面表示凝胶已聚合。
注:凝胶的聚合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。夏天温度较高时,聚合较快;冬天气温低时,聚合时间会延长。分离胶37℃约10分钟,25℃约15分钟,18℃ 约20分钟可以聚合。
1.2 配制夹层胶:
1.2.1 去除覆盖在分离胶上的醇,用滤纸将残留的醇吸去。
1.2.2 按照表一将不同体积的组份加入到小烧杯中混合。
1.2.3 加入10%APS和TEMED,立即混匀使溶液混匀。
1.2.4 在玻璃板中灌入适量夹层胶溶液,然后在溶液上轻轻覆盖一层1-3cm的无水乙醇,使凝胶表面保持平整。注:此溶液为过量,请勿全部注入。
1.2.5 静置20-30分钟,待夹层胶和乙醇层之间出现一个清晰的界面表示凝胶已聚合。
注:凝胶的聚合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。夏天温度较高时,聚合较快;冬天气温低时,聚合时间会延长。夹层胶37℃ 20分钟,25℃ 25分钟,18℃ 约30分钟可以聚合。
1.3 配制浓缩胶
1.3.1 去除覆盖在夹层胶上的乙醇,用滤纸将残留的醇吸去。
1.3.2 按照表一将不同体积的组份加入到小烧杯中混合。
1.3.3 加入10%APS和TEMED,立即混匀,以使溶液充分混匀。
1.3.4 将梳子插入凝胶内,避免产生气泡。
1.3.5 静置20-40分钟装待凝胶聚合。
注:凝胶的聚合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。夏天温度较高时,聚合较快;冬天气温低时,聚合时间会延长。浓缩胶37℃ 20分钟,25℃ 30分钟,18℃ 40分钟可以聚合。
表一
(一块1 mm 厚度小板胶用量)
|
分离胶
|
夹层胶
|
浓缩胶
|
|
16.5%T6%C/4.5
ml
|
10%T3%C/2
ml
|
5%T3%C/2
ml
|
49.5%T
3%C
|
/
|
0.4
ml
|
0.2
ml
|
49.5%T
6%C
|
1.5
ml
|
/
|
/
|
4×凝胶缓冲液
|
1.125
ml
|
0.5
ml
|
0.5
ml
|
50%甘油(v/v)
|
0.9
ml
|
-
|
-
|
ddH2O
|
0.95
ml
|
1.1
ml
|
1.3
ml
|
10%APS
|
~45
μl
|
~20
μl
|
~20
μl
|
TEMED
|
~4.5
μl
|
~2
μl
|
~2
μl
|
注:如非必须,不要使用1.5mm厚度的凝胶,这样会减少电泳后染色和脱色的时间。
二. 电泳:
2.1 电泳缓冲液配制:
电泳前,将10×阳极缓冲液(Cat No:AB080)和10×阴极缓冲液(Cat No:CB010)用蒸馏水稀释成1×缓冲液备用。
2.2 样品处理:
待上样的检测样品与2×Tricine上样缓冲液(Cat:TP050)等体积混合,95℃处理5分钟后上样。蛋白Marker一般已经含有上样缓冲液,预染Marker不能加热处理,混匀后直接上样,非预染Marker一般需要95℃处理5 min后上样。
2.3 电泳:
将电泳槽的外槽加入1×阳极缓冲液,内槽加入1×阴极缓冲液,轻柔拔出梳子,将Marker或蛋白样品加入点样孔,稳压电泳(电泳条件参考下表)
浓缩胶
|
恒压 30 V
|
35-45 min
|
夹层胶
|
恒压 80 V
|
30-40 min
|
分离胶
|
恒压 120 V
|
80-100 min
|
待指示前沿到达分离胶下沿时,即可停止电泳,电泳时间总计2-4小时
|
三. 凝胶检测:
注:多肽染色可以用配方7和8(表二)进行染色和观察。如果使用该配方进行染色时效果不好或考虑其毒性,请选择FastBlue蛋白染色液(Cat
No:RTD6202),该产品能在60分钟之内完成蛋白的染色,不至于小肽在染色和脱色中从凝胶中脱离,是常规染色液的理想替代品。
3.1
染色(以FastBlue蛋白染色液染色为例):
3.1.1
将电泳后的PAGE胶取下放入塑料容器中,用适量蒸馏水漂洗,去除胶表面的SDS,残余SDS会导致染色液出现沉淀。
3.1.2
弃蒸馏水,加入适量染色液(以刚刚覆盖过胶面为适),摇床上常温摇动,根据下表确定染色时间。
待检测蛋白量
|
染色时间
|
>1 μg
|
~5分钟
|
100 ng-1 μg
|
~10分钟
|
10 ng-100 ng
|
~60分钟
|
3.2 转膜:
多肽电泳后转膜选择孔径0.22 μm PVDF膜(用前用甲醇处理润湿)或0.22
μm NC膜。
3.2.1
半干转:
使用伯乐Trans-Blot Turbo半干转机器请选择配套的5×RealBlot快速半干转转膜缓冲液(货号:RT5030),推荐转膜条件:一板小型凝胶(8×10
cm)恒流,1.3 A,10-15 min。
3.2.1
湿转:
湿转转膜缓冲液(25 mM Tris,192 mM Glycine, 0.01%SDS,20%
Methanol,pH~8.3),可以选择10×Tris-甘氨酸转膜缓冲液(货号:TB1040)。推荐转膜条件:恒流200
mA 40-60 min。
四.小分子蛋白质SDS-PAGE电泳试剂配制:
1.
49.5%T3%C PAA(Cat:PS080)
丙稀酰胺 48 g
甲叉双丙稀酰胺 1.5 g
用ddH2O溶解后定容至100
ml,
过滤后使用。
贮存:4℃
|
2.
49.5%T6%C PAA(Cat:PI080)
丙稀酰胺 46.5 g
甲叉双丙稀酰胺 3 g
用ddH2O溶解后定容至100
ml,
过滤后使用。
贮存:4℃
|
3.
4×凝胶缓冲液(Cat:GB010)
[4
M Tris; 0.4% SDS; pH8.45]
Tris碱 48.4 g
ddH2O 80 ml
0.4
g SDS或4 ml 10% SDS
用HCl调pH值至8.45
25℃.
用ddH2O定容至100
ml;贮存:4℃
|
4.
10×阳极缓冲液(Cat:AB080)
[2
M Tris pH8.9]
Tris碱 121.1 g
ddH2O 400 ml
用HCl调pH值至8.9
用ddH2O定容至500
ml
贮存:4℃
注:使用前稀释成1×阳极缓冲液使用。
|
5.
10×阴极缓冲液(Cat:CB010)
[1M
Tris;1M Tricine;1% SDS;pH 8.3]
Tris碱 121.14 g
Tricine 179.2 g
SDS
10 g
用水溶解,定容至1000
ml(不用调pH)。
贮存:4℃
注:使用前稀释成1×阴极缓冲液使用
|
6.
2×Tricine多肽上样缓冲液(变性,还原)
(Cat:TP050)
2
ml 1M Tris-Cl pH6.8
5
g 甘油
0.2
g SDS
0.2
g DTT(或者400 μl β-巯基乙醇)
4
mg 考马斯亮蓝G-250
用灭菌ddH2O定容至10
ml
混匀分装-20℃贮存备用
|
7. 染色液
冰醋酸 100 ml
考马斯亮蓝G-250 0.25 g
水 900 ml
|
8. 脱色液
冰醋酸 100 ml
水 900 ml
|
9.
50%甘油
甘油 50 ml(63克)
超纯水 定容到100
ml
贮存:4℃
|
实验示例:
多肽电泳配套试剂